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传统的重大节日;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腊月初八被认为是农历新年的前奏曲,
新年很快要来敲门了。
腊八粥
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干物进行腊祭,敬献神灵。
腊祭包括祭祀和祷祝。
干物称腊,八是八谷星神,故称腊八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到了清朝,更是盛行。
时至今日,腊八节不喝一锅腊八粥,
等同于冬至没有了饺子或者汤圆。
在民间,
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
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
或者馈赠亲朋好友。腊八节喝腊八粥与家人一同分享美食,一定能够驱散腊月的寒意,暖暖和和过大年。
熬制腊八粥的习俗,
最为严谨考究的非北京人莫属了,
选用八种粥料,八种佐料,
以与腊八的八相吻合,
意喻吉利。
拿粥料来说,
糯米、小米、玉米糁、高粱米、大麦仁、薏仁米,
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他粥料还包括绿豆、燕麦等;
而佐料就包括:
干百合、干莲子、榛子、松子、
杏仁、核桃、栗子、红枣等等,
粥料丰富还不止,
一锅严谨的腊八粥做法还极其复杂↓↓↓
先试把红枣煮熟剥皮去核,
再用枣子皮用水煮开,
澄出汤来倒在锅里熬粥,
同时把百合莲子下锅熬粥,
期间把红枣、栗子、榛子、核桃等佐料
全部剥皮去核,另外放着,
等粥煮好上桌的时候,
再按个人口味要多少加多少。
不同地方习俗不同,粥料更是不同,
粥料会随着当地的饮食习惯而有所改变,
所以每个地方几乎都有一锅不一样的腊八粥!
怎样喝腊八粥才健康脾胃虚弱者进食油腻或冷食易拉肚子者,或平常不大想吃饭,或大病初愈、肠胃较弱者,可以用薏苡仁、山药、鸡内金加小米熬粥,健脾化湿开胃。
肺气虚者老慢支患者或平常比较容易咳嗽者,可以在小米里加点陈皮、百合、杏仁、生黄芪,用于宣肺利气,有利于咳嗽的缓解。
高血压者冬天血压容易高,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小米里可以放点芹菜叶子、小西红柿、山楂,有利于巩固血压。
高血脂者
可以在小米里放点山楂、胡柚、荷叶,有利于血脂的恢复。容
说了那么多,
还是来看看
广西腊八节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呢?
1
做糍粑
在咱们广西,每年腊八节,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柳村,当地盘瑶同胞有制作糍粑过腊月初八的习俗。将糯米原料浸泡蒸熟后,放在石槽里捣成泥状,然后揉捏成形制成糍粑。糍粑糕点香糯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2
唱歌跳舞百家宴花婆送粥
广西十里八乡的农民朋友跳起壮家传统的舞蹈、吹起八音、唱起山歌,进行民俗婚礼秀、跑旱船、跳仙马、含犁头、花婆送腊八粥等民俗活动,欢度腊八节庆祝火龙果取得的丰收。
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冠小屯村民免费摆上桌百家宴以答谢八方游客。
腊八只吃腊八粥吗?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吃文化的大国,
过腊八节怎么可能
只有一锅腊八粥呢?
腊八蒜
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
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前一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麦仁饭
青海西宁腊八节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即可食用。
熬一碗浓浓的腊八粥,
喝出健康的身体,
喝出轻松的心情,
喝出踏实的人生。
来源:广西新闻网、新桂圈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