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南国早报近日来连续报道了关于“无手机课堂”的新闻,呼吁大家放下手机,回归课堂。我校也将以西校区作为试点,在10月27日至10月31日开展为期一周的“无手机课堂”活动。大家对于“无手机课堂”有什么样的看法或是有什么好的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与我们进行互动。
无手机课堂呼唤你我他
南国早报记者唐晓燕陈维宋甲子邓晓衡
劝说学生放下手机,回归课堂原来的样子,广西多所高校已有所行动。更多学校则对南国早报连日来对“无手机课堂”的系列报道点赞,表示希望能与媒体合力,推动“无手机课堂”活动的星星之火,在广西形成气候。
细节:
注重保管安全打消学生顾虑
在配合“无手机课堂”举措中,同学们最关心的无疑是自己手机的保管及安全问题,这点也是各学院老师们绞尽脑汁想办法改进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为同学们准备了分格防潮收纳袋,放置手机后由班干部统一保管,课间换教室时,则由负责的班干部把收纳袋放到手提袋里带着转场,直到上午课程全部结束后,同学们再统一取回手机。
对于手机的保管,该学院制定了详细的要求:每个班都要造表登记每位同学的手机品牌型号、基本外形、外观颜色、新旧状况等基本信息,遇到相同型号的手机,要编号进行严格区分,避免下课后发生错拿或误领手机等情况。而这份手机信息表则由班干部统一进行管理,并保证至少留有1份纸质材料放置于手机收纳袋中,以便及时查询。记者在各班的信息登记表上看到,更换手机的同学,已及时更改了手机登记信息,而有多部手机的同学,也都做了详细登记并上交。
该院王老师告诉记者:“我们的手机收纳袋仍在不断改进中,考虑到转场携带手机的安全,同学们正在制作松紧带,在分格里将每个手机进行固定,确保手机不被碰坏碰花。”
趋势:
更多学校加入“无手机课堂”
眼看着“无手机课堂”带来学风的点滴改变,更多的改版及升级版活动正在其他驻邕高校酝酿。
10月22日,广西民族大学西校园决定开展为期一周的“无手机课堂”活动,由西校区预科教育学院、传媒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海洋化工学院、艺术学院五个学院各推选1~2个班级参加。
该校西校区学生会的李同学介绍:“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在大学课堂中其实很常见,大家在课上课下都忙于做‘低头族’,不仅不利于学习,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因此,我们想在民大西校区范围内试行‘无手机课堂’,呼吁大家‘远离手机,亲近课堂’。”这一活动也得到了广西民族大学校团委的支持。活动期间,同学们需在上课前将手机调成静音状态,统一交给值班班干保管。同时,由各学院学习部、团委老师、班主任组成监察小组,不定期对参加活动班级进行抽查。
广西财经学院即将推出的“文明修身”活动,提出大学生应改正的50种不文明现象,其中不少与玩手机有关:“不尊重老师,无视课堂纪律”,“上课手机发出声响”,“在图书馆手机铃声大作,甚至原地大声接听”。该校学工部部长梁儒谦介绍,“文明修身”是一项君子倡议,不明令禁止学生上课带手机,但提倡每个学生都要懂得尊师重教,在课堂上不玩手机、不上网。学校将通过巡查、拍摄不文明行为等方式,提醒学生归心课堂。
在广西大学第一教学楼里,LED屏上不断滚动着劝诫鼓励的红色字句:“学业尚未成功,课堂远离手机!”“亲,您上课玩的不是手机,是您弥足珍贵的青春年华!”“用学习的热情去抵制学习时间玩手机的诱惑,您行的!”同样的字句,出现在该校第二、第三教学楼的电子屏。
支持者说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老师:现在,学校为了让学生专心上课,倡导老师坚持站立上课,要求多到同学中多走动,开展互动交流。发现学生在玩手机的,第一次委婉提醒,再玩就由老师暂时代为保管手机。这些都是不得已的办法,我们更希望学生能主动不看手机,同时老师也在反省自己的课程质量。南国早报对“无手机课堂”的治疗皮肤病医院白癜风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