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南宁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特点 > 特稿南昌路的午后一小时新民晚报

特稿南昌路的午后一小时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2025/5/29 10:49:34   点击数:
最后一个音符,滑落琴弦,寂静人群,爆发响亮掌声。科学会堂里,一小时的社区音乐会,精彩!这是“五一”前夕,南昌路,寻常午后。稍有不同的是,一场“转角遇见音乐”宣告了——庆祝建党百年,社区音乐会落户南昌路。重庆南路到陕西南路之间,1.6公里的南昌路,马路虽小,转角遇见的,却很丰富——烟火气、生活味、幸福感,还有“真理的味道”,即便是在寻常午后。与一小时社区音乐会同步,此间呈现别样生活图景。新店“邻里生意”有家的味道好豆、冷萃、葡萄汁、酒酿,加一起,什么味道?毗邻科学会堂,南昌路73号的咖啡店,很新,不满1岁。社区音乐会的一小时里,80后店主陈颖跟两位咖啡师员工在研发一款新口味,品品味道,不俗。每个女生,都有一个开店的梦。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女生都同意这句话,起码,陈颖很信,也因此梦想成真。图说:南昌路73号咖啡馆,邻里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新民晚报记者张龙/摄(下同)小时候,陈颖家住老南市,补课路上,常常坐24路公交车经过南昌路。年,南昌路73号,陈颖开出了自己的咖啡店,她说这是年最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想想也是,开店不易,何况是在非同寻常的年。那是在六七月间,疫情防控常态化了,陈颖找到了南昌路73号,签好了合同,装修,8月就开张了。门面不大,30平方米,十来个座位,来的顾客,除了走过路过的,就是左邻右舍。左邻右舍不少是周围写字楼里的白领。早上8点半,咖啡店就开门了。为啥这么早?上班族,咖啡店里用早餐,一杯咖啡、一只汉堡,方便。像很多小咖啡店一样,陈颖的店,也少不了大老远专门跑来坐坐的常客,带着朋友来喝喝咖啡聊聊天,一坐大半天。离咖啡店不远,是居委会老年活动室,几位90来岁的老克勒,遛弯的时候,顺脚就来了,说是带了好吃的糖果,问咖啡师小哥要不要尝尝。听得陈颖笑了,当初,在大学读营销管理,书上说的“邻里生意”,就是这个样子吧,真的是学以致用呢!“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抗疫,复工复产复市,扶持中小微企业,税收有不少优惠,咖啡店,活下来了。”陈颖说,进入年,瑞金二路街道成立了“金咖联盟”,吸引各种咖啡店汇聚南昌路,这条小马路上,咖啡店会越来越多,百花齐放,互通有无。老店凭好手艺一直守下去南昌路上,小店多。往往,一家不满周岁的新店,隔壁就是有些年头的“南昌路老字号”。如果说,陈颖的咖啡店,是名副其实的新店;那么,南昌路77号,就是名副其实的老店。南昌路77号,理发店,60后店主李师傅,身兼店里唯一理发师,过去一小时,刚刚打理好一位客人。早过了午饭的点,可他还没吃午饭,这也是常有的事,忙,没空吃。老店,有多老?“年开到现在啊,你说老不老?”李师傅说,自家真算是南昌路上的“老土地”了。上世纪90年代,他在新加坡学了理发手艺回来创业,就在南昌路上开了理发店。27年里,接待的大多也都是老主顾,住在南昌路上的,搬离了南昌路的,去了外地的,出了国的,都有。“我不动,就在南昌路上,守着理发店,一直守一直守,有啥意义呢?”李师傅说,意义就是——忽然有一天,一个出了国很久不见的老主顾回来了,推开店门,说:呀,你还在这里呢,看见你的店,就像回家啦!理发店,够别致,也是30平方米大小,进了门,走几步,一架螺旋扶梯上了阁楼,就是理发室。客人们来,都会事先预约,说几点就几点,掐着点到,不用排队不用等,干脆利落。理发室一边临街,一排透明窗户,敞亮。西侧也开了窗,窗台上,随意摆了小花小草。这阁楼,就像上海人家常见的样子,日子是讲究的,却一点也不刻意。一小时里,新店、老店,各有各的忙,浑身透出的烟火气,却蛮像。逛南昌路,会发现,新式里弄、花园洋房经历了微更新,百年南昌路宜居也宜业。如何宜业?各式特色小店齐聚,在这里圆平凡又伟大的创业梦想。时尚新锐,宁静舒适,自由美好,近悦远来,就是南昌路小店的代名词。随意惬意闲适的背后,是众多小店主花费心思打理出的“邻里生意”,小店,就变得像家一样的温馨又舒适。南昌路73号,新店,要开下去,靠什么?陈颖说,好豆子、好手艺,一定要用好豆子、好手艺,留住了客人,员工也就有了职业成就感。南昌路77号,老店,继续开下去,靠什么?李师傅说,手艺,还是要靠手艺,精致南昌路,需要好手艺。2号“初心始发”生生不息那一天,大雪纷飞。辽阔雪原上,马车里,“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年后,南昌路弄2号,老渔阳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95后保安孙成彪说,电视剧《觉醒年代》里的这个镜头,看了,一辈子也忘不了,大学毕业不久的他,如今就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最年轻的保安。图说:南昌路弄渔阳里旧址,每天都有不少参观者前来过去一小时,预约前来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孙成彪忙着为大家测体温、登记,若需要,就帮忙拍张集体照。这一天,有多人预约参观,年轻人,尤其大学生,特多。大学毕业,做保安?有何不可!“《新青年》编辑部,以前只是历史课本上的名字,如今活生生就在眼前!一年来,开了眼界,学到很多东西,有机会在这里工作,很骄傲!”孙成彪身量不高,戴副眼镜,斯文精干,说话的时候,身姿笔挺。跟孙成彪一样成就感十足的,是95后讲解员刘倩。过去一小时,她为三四拨观众讲解了“初心始发地”的百年传奇。刘倩大学专业是英语,来自西安。像很多95后那样,刘倩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vesourcing-group.com/wbtd/1637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