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trends-love.com/shangye/16282.html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李玲玲“上学前要数一数自己消灭了多少只苍蝇或蚊子,这还是个要上报成绩的作业,你觉得不可思议、好玩还是恶心啊?这是我小时候经历的爱国卫生运动,现在想来我还是觉得挺有意义,因为讲卫生真不是一件仅仅关乎个人的小事。”说这话的是出生于年的章胜贤,说起来,他可是我们小时新闻客户端的老朋友了。他热爱摄影,去年还在小时新闻客户端上撒了一把“狗粮”,在家中为自己的老伴举办了一场“家有娇妻”图片展,其浪漫情怀打动无数人。这次又找到章胜贤来聊聊爱国卫生运动,也是因其所热爱的摄影而结缘。他收藏了一组了关于杭州爱国卫生运动场景的老照片。一张张照片不仅重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杭城的“爱国卫生运动”生动画面,也勾起了章胜贤自己的“爱国卫生运动”记忆。先来看一组章胜贤收藏的老照片。照片摄于年4月20-22日间,并注释详尽文字说明:“爱国卫生运动,皮市区杨凌芝巷居民委员会清除老清吟巷工作情况”。动工前,全体工作人员齐集孓民小学操场上留影。(章胜贤供图)少女工作队。(章胜贤供图)空车将返暂作小歇。(章胜贤供图)大家合作。(章胜贤供图)工作地点设医药站,由陈迪生先生任此职,医药站旁更设一鼓动站,留声机、无线电兼施以助兴。(章胜贤供图)垃圾、泥石运达抵站之情形。(章胜贤供图)整一组的照片总说明是:“清吟巷为前相府所在地,现自六号至九号一段,即大学士第也,两端设辕门,并建木栅。民国以来,借作公路,因而原有老清吟巷之通衢渐形荒废,垃圾储积,荒草丛生,殊碍卫生。经居民委员会及爱国卫生支会之决定,发动全区居民进行清除,于一九五三年四月二十日开始越三日竣工,委余摄影以留纪念,以上诸帧既工作之情况。”章胜贤说这组照片是有故事的,最终还让他和照片的拍摄者成为忘年交。章胜贤因为自己爱摄影,所以逛旧书摊时也特别留意一些老照片,还会让那些卖旧书的人多给找找图片类的。“这些老照片是年我在拱宸桥附近的旧书摊上淘到的,我一看就是宝贝啊,因为我自己就是想留下有关杭州这所城市变迁的种种影像啊,这些老照片都附有详细的照片说明,一看这拍摄者就特别有心。当时我一共买了4本影集。”从获得老照片的第一天起,章胜贤就对拍摄者充满了好奇,一直希望能找到,但苦于照片上没有有效信息。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章胜贤在媒体上刊登了其中一张为一辆童车上的孩子的老照片,目的为寻找,既寻找车上的孩子是谁,也想知道拍摄者是谁。有缘自会相见,马上就有人联系说这照片是其舅舅钟久安拍的。就这样,章胜贤与钟久安先生相识相知相惜。老照片的拍摄者钟久安先生。(章胜贤供图)“钟老先生是杭城望族钟家后人,其父亲就是《说杭州》的作者钟毓龙。”(记者查阅,钟毓龙,(-)字郁云,号庸翁,杭州人,学者,清朝的最后一科举人。民国开始,一直从事教育,曾经担任过杭州宗文中学校长,该校后改名为杭州第十中学,专长钟鼎文,善诗词书法,著有《说杭州》、《浙江地理考》、《美术年鉴、姜丹书稿》、《上古神话演义》等。)章胜贤深知照片对于拍照人的意义,认识钟久安先生后,他就想把自己在旧书摊上买的那四本还给钟先生,“没想到钟老先生用了‘且慢’两字回我,而且后来还又亲自到我家送了他另外的一本,表示他的照片放在我这里是最好的归宿。”今年因疫情一直居家的章胜贤又翻起自己收藏的老照片,尤其看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场景,他写文感慨“防控疫情,宅家逾一旬,再读旧藏历史影像,回顾城市变迁足迹,重温建国之初杭城的‘爱国卫生运动’,谨为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章胜贤一直在杭州生活,小时候家在湖滨街道吴山路。聊聊自己经历的爱国卫生运动,说话本就幽默的他先笑了,“那可有的说了,就说我儿时印象最深的除四害吧,一句话熏蚊子捉苍蝇抓老鼠赶麻雀。”蚊子怎么熏呢?每天傍晚,家家户户门口,把割来的半干半湿的青草点燃,用那烟熏蚊子,章胜贤表示那应该是他上小学的时候,大概是7、8岁时,“哇,一到傍晚那个烟雾哦,记得眼睛都被熏出泪,但为了除蚊子,能忍。”对于小孩来说,捉蚊子要比熏蚊子有点趣味了,“我们用脸盆,锅盖等,内面涂上肥皂沫,然后就举着在空中不停地比划摇动,粘蚊子。现在的孩子是天天比划玩手机,可不如我们那时比划锅盖来得健康。”章胜贤说,消灭苍蝇蚊子的成绩要用个数来表示,还要数一数上报,这是可以被表扬的事情。与捕捉的麻雀留影(章胜贤供图)(章胜贤供图)老照片。(章胜贤供图)说到抓老鼠,章胜贤家中因为是一直养猫的,他没多少自己的经历,但记忆中同学们上交老鼠尾巴来证实战绩的情景却是清晰得很,“有点恶心,我不太看。”而麻雀怎么赶呢?“居委会统一一个时间点,一声令下,家家户户就开始敲锣打鼓,听说是从城市到农村,都敲,让麻雀一直飞。”章胜贤说,他家当时还特意买了铜锣,但生活在城市的他没有看到过麻雀掉下来,直到多年后有次和生活在乡下的同龄朋友聊起这些事时,朋友说他们见过,章胜贤才解了自己小时候的谜,麻雀到底被赶到哪里去了?“四害也是一直变的,我记得后来还捉过臭虫。卫生环境的确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诸如那时臭虫的确很多,我们的教室都有,天天见,而现在若在教室看到臭虫该多吓人。”对于个人卫生习惯,章胜贤倒是觉得更应强调个人文明素质。“我最不能容忍的是看到别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如果我碰到我会一直瞪着他们,不管是否认识,直到他们觉得不好意思。从我小时候,就被教育说,吐痰就是在散播细菌,怎么现在还会有人不懂呢。这不仅仅是卫生习惯问题了,而是个人文明素质问题。我一直觉得,对这种人要采取严惩。今年的疫情就是传染病啊,大家都注意,就会减少感染机会。”在卫生问题上,今年的章胜贤也迎来了一个挑战,用他的话说,“很难的挑战,他得努力适应。”原来,老伴最近开始在家实行用公筷,尝试分餐。“我老伴我说她是洁癖,今年这疫情一发生,她更是注意了,家里的筷子已经全换了,我俩颜色不同,还另外准备了一幅公筷。可是我不习惯啊,吃着吃着,我自己的筷子就伸到盘子去了,老伴就会提醒我,并表示她不吃了。这为了她吃饭,我也得注意,再难也得改啊,这卫生不是小事,事关爱妻,事关爱国啊。”采访最后,又被章胜贤的“撒狗粮式”幽默逗笑了。是的,卫生不是小事。另一位老先生,92岁的原浙江大学动物学教授诸葛阳的爱国卫生运动回忆,请戳:赶麻雀和抓老鼠,92岁动物学教授的“爱国卫生运动”记忆更多有关杭州爱国卫生运动的故事,请戳:爱国卫生运动,一直都是件挺“时髦”的事
一组60多年前的杭州老照片,勾起爱国卫
发布时间:2023/12/29 18:30:32 点击数: 次